第肆章:搭起一座同心橋

-教師與學生的互動           

/林煌卿/葉雀紅、李仁懷、翁炳輝、張淑貞

一、序曲-教與學之間

「教」與「學」常常被連用而成「教學」一詞,事實上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歷程。從傳統教學的角度看,「教」與「學」是兩種逆向的功能。「教」由內而外,是內在知識、經驗,情感等外導的過程,是輸出;「學」由外而內,是吸取外界的知識、經驗等,內化成我的知識、概念或情感的歷程,是輸入。輸出要有「動力」,也就是教的人要「願教」;輸入要有「潛力」,也就是學的人要「願學」。教與學,除了動力和潛力是基本要件以外,欲求「教-學」管道暢通、有效,教學之間一定要存在某種特殊的關係。也就是說,教師和學生之間,要搭起一座溝通順暢的橋樑。

有時我們會聽到老師這樣概嘆:「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啊!我簡直是在對牛彈琴,努力都白費了!」「聽者藐藐」的背後,可能是功利主義作祟,因為老師不會扣分、因為考試不考、因為這科以後用不到…..,當然,也可能因為我不喜歡這個老師。

也有學生曾經這麼說:「這門課我實在沒有興趣,但是老師很努力,也對我們很『好』,我不能不認真聽。」或是說:「雖然這一科聯考不考,但是老師教得很好,我要聽。」學生口中的「好」,代表的意義,可能是真誠,可能是關懷,可能是尊重,也可能只是傾聽或偶爾善意的點頭、微笑而已。

觀察幼兒的成長歷程,我們發現人類是生而俱有「學習動機」的。教師的角色,只是學習的「催化者」,而學習者與催化者之間的「人際關係」,才是促進學習的最重要因素。換言之,教學要有「有效關係」最重要。

師生互動不再是「給」和「得」的歷程,教師不是無盡的錦囊或知識的寶庫;教師是提供資源、設計情境、建立關係的催化者。師生同心,搭起「教與學」的溝通橋樑,才是教學效果的最佳確據。

二、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人際關係的基本要素

在一個班級裡,在教學過程中,由於教師的性格、經驗背景不同,學生的素質,態度不一;師生互動之際,風格自然有差異。有的教室像春天般,和風徐徐;有的教室像電影院,共鳴聲迭起;有的教室卻像冗長的會議廳,刻板無趣。有的師生關係像親子、朋友般溫馨和睦;有的師生互動像法官審理案件般,冷峻理性;有的師生互動誠懇恭敬,表裡如一;有的師生關係前恭後倨,表面上唯諾恭謹、背地裡怨聲不斷,囿於權威又噤聲不語。師生關係緊繃,教學情境惡化,改進之道只有把握人際技巧,才能增進師生關係。當前社會環境一再演變,師生互動之際,要學習的技巧可謂日新月異,但基本的原則卻大致沒有差異。

(一)人際互動的基本態度

根據羅嘉思C.Rogers)的看法:「良好師生關係建立在真誠、尊重與了解的基礎上」。走訪幾位有經驗的老師,發現他們在面對學生教學或處理學生問題時,顯示出來的智慧和溫暖,都是秉持這三種基本態度:

1.真實:

      身為教師,對自己多少有一些角色上的期許,社會上對教師也有一種理想化的角色期待,總認為理想的教師應該是:

l沈著而不激動,經常持穩定的心情。

l不偏倚無成見,對學生都能一視同仁。

l不忘記、不會搞錯什麼。

l知道所有答案,能力遠勝過學生。

l具備各種美德:仁愛、慈悲、溫柔、機智、幽默

l經常活力充沛,不可疲累怠惰。

      在這樣理想的框架下,老師要謹言慎行;老師是知識的權威,完美的化身。老師失去了「還我本來面目」的自由,「理想的角色」反成了師生互動的障礙。當然「表現真我」,有時太冒險、太不可思議。老師雖非萬能,但似乎很難啟齒說:「我不清楚!」或「我不知道!」其實,教師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當然也會犯錯。「表現真我」會令人擔心、惶恐,有時礙於顏面,宥於傳統,令人裹足不前,不敢坦然呈現真實的自己。但是「真實」非常可貴,能夠使我們與自己、與別人以及週遭的一切,保持暢通的關係。如果教師以「真我」面對學生,學生也會漸漸敞開心門,說出他們的感覺,提出他們的看法,彼此才能有深入的溝通,教室的氣氛熱絡起來,「有效的教學」自然產生了。

       有位鮮少有「英語會話」經驗的老師,面對學生要求用英文教課時,很真誠的告訴學生說:「我過去比較沒有用英語對話的習慣,但是,現在開始,我們一起努力練習吧!」這樣說不但化解了總是以「大多數同學不懂」為藉口的不安和尷尬,又以平等、謙和的態度,縮短了師生的距離。

         2.尊重:

「尊重」就是相信每一個學生存在的價值。尊重他的意見,重視他的感覺,欣賞他的優點,也包容他的缺點。信任他、關愛他,相信他有一顆向上、向善的心。

現代教師大多數在權威的教育方式下成長,以至對於權力難免會有一些迷思。認為教師需要有權威,運用權威才能掌控學生、維持紀律,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對學生應有賞罰的權力,那是一項有力的工具,可以使學生順服。其實,隨著學生年齡、心智的成長,依賴性減低,權威的作用力遞減而反作用力大增。正如詩人雪萊說的:「權力像摧毀性的瘟疫,破壞了它們接觸的一切。」傳統教育是不信任學生的,所以說「不打不成器」。教師不但勤教、還要嚴管,導致師生關係緊繃,教學效果不彰,事倍功半。

一位教師對「人」的信念是什麼,會決定他是否尊重學生的態度。恰如馬格列高(D.Mc Gregor)所提出的Y理論:「假使給人們機會的話,人們會自動自發,自我控制地達成組織目標。在適當的狀況下,一般人均學會負責,同時主動地去擔負責任。人們的潛力及智慧都沒有充分的運用,他們只發揮一部分而已。」

教師是學習的催化者,在互動的過程中,一句肯定的讚美,一個真誠的微笑,一道關懷的眼神,一次耐心的傾聽,都能表達教師的尊重。當學生被尊重、被關懷、被接納,那種溫馨的感覺會促使他努力學習發揮潛能。

         一位老師教的是高職的自然科學(升學四技二專不考),他認為學生是可以尊重的,秉著尊重的態度,尊重自己的專業,努力準備教材,尊重學生的需求,引導學生把自然科學與現實生活作一番生動有用的聯結,同樣得到學生喜愛和肯定。

 

3.了解:

「了解」是一切良好互動的開始,師生的關係因為了解而更緊密;學生的學習因被了解而更有動力。一位有經驗的老師說:「我以平等的心進入孩子的世界,融入他們的生活體驗,那是一種很溫馨、很美好,彼此摸著對方內心的感覺。棒極了!

「了解」應是同理的了解,沒有評價,不加斷言,進入對方內在知覺世界;站在對方的立場,經驗對方的經驗,感受對方所感受,並且正確、適切地將這種體驗傳達給對方,讓對方覺得你是他的知己。當一個人不再覺得孤單,他知道學習的路上有人相伴,他知道自己並不是糟糕、怪異地無人了解,他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自我概念改變了,信心產生了,學習成長的意願自然增強了。

「同理的了解」可經由師生雙方不斷的溝通而產生,學生的問題也常因被「同理的了解」而很快得到答案、並自行解決了。輔導人員常常有這樣的經驗,在仔細聽學生的談話過程中,偶爾向學生反應:「你的意思是不是?」、「我不大了解你的意思,請再說一次。」、「我很想多知道一些,能不能再多說一點?」、「嗯!我了解你現在的心情。」就這樣經過幾番溝通、關懷、澄清之後,學生忽有所悟找到自己解決的辦法了:「哦!我知道,我要……」。

有位資處科的專任老師,雖然沒有很多時間可以和學生作雙向溝通,但他盡量在發考卷時,與同學作一對一的溝通,如此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分數的意義,也可以給每位同學適當的回饋。例如:某生在某題上空白,是由於時間不夠?或是能力欠佳?或是漏答?又如:某生拿到考卷後有何想法?是高估了自己?還是低估了?是努力不足?方法不好?或是基礎太差?考好的學生,得到應有的獎勵;考壞的學生,也得到關心和鼓勵了。這位老師說,當他不以分數的高低論斷學生時,他對學生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學生也因而更清楚自己該努力的方向了。

 

三、探索自我生命的原鄉-了解自己人際互動的模式

    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多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 「我本來不想這樣講的!」、 「我沒有那種想法,卻講成那樣子了!」或 「我也不知道那時候為什麼會這樣說?」……而不知所以然的背後,可能是「情緒」在掌控理智行事,更可能的是淵源深遠,在生命早期即已建立的基本溝通態度在作祟。

 

校園裡多數老師都是深具教育理念,認真教學,做事負責,也願投注時間充實輔導知能,盡心竭力做好「班級經營」的工作。師生互動之際,也多能如沐春風、溫暖和諧。認知上,對教育原則,輔導策略也多有獨到的見解。但在師生關係上,常有如上述的人際互動經驗,不由自主陷入溝通障礙的光景,阻斷彼此互動的橋樑。事後分享經驗,有人能深刻覺察,並真誠反應:原來是生命底層「自我」的態度在作祟。當然,也有人習焉不察,渾然不覺是:「自我」的「人際態度」在掌權。

    在教育園地裡,同事相處之間、師生互動之際,能隨時「反躬自省」,常常探索「自我」的狀態或較「偏好」的人際類型,當有助於了解自己,調整自己人際互動和師生關係的模式。

以下簡介兩種有關「人際關係」的相關概念,希望能成為自我探索的有用工具:

(一)溝通分析(TA

此法係美國心理學家柏恩E.Berne)在1961年創用,特點是從人格結構去探討團體中的人際關係。人際溝通之所以有多層變化,主要是因為個人內在有不同的自我狀態,在社會情境中做不同的表現使然。「自我狀態」包括三個層面:

1.父母(P):

指人格中父母的部分,是五歲以前,無可懷疑或強迫性的外在事件紀錄。多為生活中的訓誡、規矩和法則,是生活不可或缺的,多為教導概念。特徵是權威的。

2.兒童(C):

指人格中像兒童的部分,是出生到五歲間內在事件(感覺)對外在事件(多數指雙親)反映的紀錄。多數是渺小、依賴、無能、笨拙的感覺和挫折,抑鬱、憤怒等情緒,含有創造、探索、求知慾、好奇心。特徵是情緒的。

3.成人(A):

指人格中像成人的部分,十個月大的嬰孩,發現自己能靠理解和思考做一些事,這種自我實現就是「成人」的開端,是透過探索和試驗而紀錄的資料,是理性的概念。「成人」檢查「父母」資料(規則、教條)決定何者可用?何者不可用?也檢查「兒童」資料(感覺、情緒),決定哪一種情緒才能安全發洩出來。「成人」的特徵是理性的。

每個人的自我狀態中就有PAC三面,因而在人際交往中,相對的自我狀態在彼此溝通上,就產生很多不同的關係。根據溝通分析理論,人和人間,有四種生活態度,基於這四種生活態度,而有各種不同的人際適應:

1.「畏縮退怯」型-I am not OK, you are OK!(我不好,你好!)

這種態度的人,特別需要讚美和鼓勵;不斷努力在贏取讚許和認同,但是很難有快樂或永恆的價值。因為常感覺「不管我怎麼做,我還是不好」。

2.「兩敗俱傷」型-I am not OK, you are not OK!(我不好,你也不好!)

這種人冷眼看世界,拒絕別人的好意,縱使是誠心誠意的對待他,也難打動他的心;關起心門,隔絕人際關係,心裡存的是「天下烏鴉一般黑」的不屑與敵意。

3.「誇大自滿」型-I am OK, you are not OK!(我好,你不好!)

這種人拒絕朝內心探索,一味的推卸責任,所有的錯都是他人造成,他需要一群唯唯諾諾的人來恭唯他、安撫他;但內心深處又覺得他們是不真實的、諂媚的,無論如何很難取悅他。

 

4.「兩全其美」型-I am OK, you are OK!(我好,你也好)

這種人從小就有人幫他不斷地面對足以證明自己和他人價值的環境,使他發現自己和他人好的一面。並且會用「成人」的態度,以耐心和理性去面對他人的「兒童」和「父母」;或者在適當的情境中才選用「兒童」和「父母」與人互動。

           很明顯的,第四類型是和諧人際關係的基礎,也是可以透過「溝通分析」人際技巧訓練,不斷學習成長達到的良好模式。

(二)薩提爾的「應對壓力模式」:

              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心理治療大師,他在家族治療方面的理念和方法,也備受世人尊重。他把一般人在面對壓力時,與外界接觸的方式分成四類型:1.指責,2.討好,3.超理智,與4.打岔。雖然在面對不同的情境與對象上,大部分人會「有意識」的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去處理壓力;但更多時候,尤其壓力大時,人們常會用最「習慣」的模式去與人互動。

這四種模式,都可溯源於生命早期的生活經驗。 這些老舊的學習經驗,也是人們幼年求生存的法則,只是這些法則與長大成人後的生活韻律大多不協調,但仍會以不同的面貌來攪局,致使生活扭曲或破壞。「家庭重塑」就是把這些舊有的生存法則或潛抑的資料,重新學習、整合,轉化達到自我真正成長,使自己人格更彈性化、為人處世更圓融和諧。因為每一種應對模式都兼具優缺點,端賴我們因時因地的選擇,避開負面的代價,使正面的功能發揮更多的價值。

這四種類型說明如下:

 

面對壓力、與人接觸的模式及特徵

優點

付出代價

補救之道,增加與轉化(舉例)

1.指責型:

面對壓力時最想掌控情勢,易看到,想到令自己不滿的地方而力圖改進,求好心切,給自己壓力。不愉快時,憤怒的箭頭外指,造成別人的壓力。表現在外的是強烈攻擊性的感受:生氣、憤怒。語言上常用「你」

 

1.保護自己

2.公義

3.求好心切

4.改革

 

1.孤單

2.人際關係惡化

3.社會適應不良

 

1.要學習替對方設想

2.同理別人的感受

2.討好型:

常用敏感的心替人設想,面對困境時忙著反省自己,深怕自己做不好,不夠盡力,常強調人際和諧,犧牲自己,委屈自己,害怕別人不喜歡他,常覺得沮喪不快樂

 

1.體貼

2.善解人意

3.容易與人合作

 

1.被忽略

2.失去自我

3.沮喪

4.負擔過重

 

1.輕鬆看待問題

2.用理性態度分擔人我間和諧責任

3.超理智型:

深思熟慮,謀定而後動,凡事講道理。有時濫用「理性」抗拒真實經驗,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常做是非論斷,愛說大道理給人聽,造成人我之間的距離,或有曲高和寡之憾

 

1.明辨是非

2.就事論事

3.不情緒化

4.分析推理

 

1.缺乏感受

2.令人無趣

3.自我封閉

 

1.練習說出自己的感覺

2.體察自己的情緒

4.打岔型:

對壓力採取逃避的策略。遇事低調處理,淡化嚴重性。常顧左右而言他,令人覺得終日言不及義,充滿創造力,會突發奇想,對於負責或承諾有困難,在人際關係上容易建立親切與幽默的魅力

 

1.輕鬆

2.幽默

3.創意

4.生動

 

1.無責任感

2.空虛

3.上癮

4.幻想

5.不切實際

 

1.學習理性、思考問題

2.承擔責任

 

 

 

 

高職階段的老師,常常慨嘆:孩子的性格習慣早已定型,改變幾乎不可能;遇到嚴重行為偏差時,師生互動之際,更覺無力與無奈。因為行為問題的背後,常常是糾葛不清的家庭因素,縱使有些家庭表面上結構完整,實際上卻潛藏著許多不當的互動。所以,彙整兩種心理治療中有關人際互動的一些相關概念,一方面教師們可藉以檢視自己成長的脈絡,溝通的慣用模式;一方面也可利用來了解、分析學生人際適應的成長背景,在師生互動之際,巧妙分析運用,或有助於師生互相了解,增進彼此的關係。就像薩提爾說的:

我想要愛你,而不抓住你;

感激你,而不評斷;參與你,而不侵犯。

邀請你,而不要求;離開你,而不歉疚。

批評你,而不責備

並且,幫助你,而不是侮辱。

如果我也能從你那邊得到相同的,

那麼,我們就會真誠相會;

且,豐潤了我們彼此。

有關以上「溝通分析法」、「薩提爾模式的家族治療」,輔導室相關的書籍很多,想多了解有關的概念,可進一步參閱。

四、師與師心靈對話錄-薪火相傳集錦

俗話說:「薑是老的辣。」,洋人也有一句話說:「Experience is the best teacher.」。以下這部分,紀錄了幾則經驗之談,摘錄一些關於師生互動和教學之間,內容豐富的對話和討論。有一位年輕的實習老師和幾位經驗豐富的士商老師們對談(包括導師、專任老師、科主任和輔導老師);他們在一個會心時刻,真誠交流,問答之間都是智慧和愛心的表現。摘錄時,著重的是一些師生互動的理念和技巧,故不打算順序臚列問答者的姓名,只把要點彙整後,以敘述方式呈現:

 

(一)教育的路上是否需要「天生麗質」?-老師的條件是什麼?

1.愛人-既已與人己更多:

「愛」是魔法師,是幼苗成長的催化劑,心中有愛,才會對人有興趣;如果對人沒有興趣,怎能做「人」的工作?只有「愛人」的時候,才會從「人性化」的角度去對待學生,思考學生的問題,解決學生的困難。

幾乎每位老師都說:他們年輕的時候,把學生當自己的弟弟妹妹去愛;年紀稍長,用愛孩子的心去對他們。發現每個年輕的生命,都是這麼可愛、這麼值得呵護。

2.熱誠-孔子也愛管閒事:

熱誠是教育的本質,只有真正熱誠,才會對學生表現出真切的關心和愛。有些人懷疑這點,認為有的老師常「無為而治」,學生照樣教得很好。是,沒錯!但是他們「冷眼旁觀」的背後,卻是火熱的心腸啊!

3.認真-認真工作的人最美麗:

                   認真的老師才可敬。學生的眼睛是雪亮的,老師的努力付出,他們看得到;認真準備並努力教學的老師,才知道怎麼要求學生專注於學業。

4.敏感度-觀其眸子,人焉廋哉:

善於察言觀色,才能發現學生的需求與問題,才會針對覺察到的問題去積極處理。不可拖延或輕忽,輕忽的結果往往釀成大禍。就像學生結怨,糾集人群報復的問題,一定要趁早處理,說之以理、動之以情,趁早解決才不至鬧到要被繩之以法。

5.幽默感-柳暗花明又一村:

幽默是人間最好的潤滑劑,不管遇人遇事,當問題來時,退一步海闊天空之際,思想更有彈性;逆向思考的結果,反而是問題解決的關鍵。有時,配合課程準備一、兩則笑話,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對教學效果很有幫助。但如果為了迎合學生,儘說些有顏色的笑話,那就談不上幽默了。

 

 

6.愛書-腹有詩書氣自華:

教育工作者不能不愛書,愛書的人,時時自我成長,才能帶動學生的成長。當然,「行萬里路勝過讀萬卷書」,成長可以有多元的模式,讀書卻是最簡便有效的方法。輔導室經常舉辦的「教師讀書會」,就是提供老師閱讀分享和心靈互動的機會。

(二)我知道你是誰!-如何與學生建立初步的關係?

1.記住學生的名字:

新接一個班級時,老師一定先把學生的名單背下來,盡量和他們的照片配合,一見面儘可能叫出他們的名字。曾有一個學生很感動的說:「老師,您是第一個記得我名字的老師。」這樣的感覺是被重視、被關懷,彼此的關係很容易就被建立、拉近了。

2.和家庭建立關係:

開學一個月內,老師一定打電話和每一個家庭聯絡,了解他們的背景,也記下他們的家庭概況;有必要再連絡時,容易找話題切入。避免等學生有問題才找家長,縱使學生有錯要和家長談話時,也要先說說學生的長處和優點(再壞的學生,再大的問題,也可以找出他長處和值得肯定的地方),這樣才不會破壞師生關係或影響親子感情,並進一步找到改變的契機。

3.善用輔導室的資源:

輔導室提供很多資源,多與輔導老師接觸,運用輔導室捜集的資料(測驗資料或國中轉移來的資料),可以對學生有較深入的了解。與輔導老師多溝通、多討論,也可以在建立師生關係時增加一些資源和助力。   

(三)人性的分享或輸贏的遊戲?-如何與學生深入接觸?

1.傾聽:

課堂上,老師需要多動口,教導知識或傳遞資訊;課後或校園裡,或在校外互動,老師何妨多聽?用真誠的傾聽去瞭解學生,作精神上的溝通與心靈的接觸。要深入學生隱密的內心世界,傾聽是第一重要的管道。

2.善用肢體語言:

表示傾聽除了關懷、專注、接納、尊重的眼神和口頭回應以外,肢體動作如:拉拉手、拍拍肩膀、真誠無邪的擁抱等,都是與學生互動的良好模式。當然,性別角色的界限,也要遵守。

3.多用溫暖的言語:

千萬不要用「沒教養」、「混蛋」等情緒性言語罵學生,換個口氣說:「你這樣會不會讓人覺得沒教養?」有時候來一句:「嘿!女兒(兒子)呀!….」不管接著是要求或責備,都會有非常意想不到的結果。面對一位無照駕駛出車禍的學生,老師抱著學生真切的說:「你怎麼會犯下這麼大的錯?……下次不可再犯!」這樣深情的互動後,學生誠懇認錯,毅然悔改,真的在拿到駕照前不再騎機車了。

4.善用學生的術語:

一般老師都會因自我角色設限,總認為青少年用語比較粗俗,不宜使用。其實,有時候「炫一點」、「機車」一下,也蠻「酷」的!為何要一直保持「S.P.P.」的態度呢?但是融入孩子的世界,不是一蹴可躋的,如果平日沒有放下身段,以平等的心和青少年融合,隨興所至「八卦」一番,恐怕「畫虎不成反類犬」,會教學生錯愕不解的。

 

(四)眼波才動被人猜!-處理作弊問題,不可寬貸!

1.有經驗的老師都認為:處理作弊問題,一定要事前明定遊戲規則,確實執行。老師多能忍受學生偶而做錯事,考試可以考不好,甚至不及格被當,就是不可以作弊;因為這是道德及法律的問題。學生作弊和公務員偽造文書類似,是違規犯法的事,絕不寬貸。當然要求學生之前,老師上課絕對要認真,用心準備材料,不遲到、不早退,不做不良示範。

2.明定規則後,考試時絕對嚴格要求,不可鬆懈,不給學生有任何取巧的機會。有位老師監考時看到學生行蹤可疑,想伺機而動時,在黑板上寫下:「眼波才動被人猜」七個大字。師生會心一笑,沒有人再企圖不軌。有位老師常在監考中,提醒學生檢查考卷時加上一句:「檢查自己的考卷就好,不要檢查到別人的!」這樣的互動,四兩撥千斤,避免許多不當行為發生。

(五)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服儀違規、上課遲到、打瞌睡等,如何處理?

1.「人不痴狂枉少年」,年輕人經常喜歡「秀一下」,老師有時也可以「同理」一下他們愛美的需求,認同他們的裝扮。例如:老師看到同學帶耳環、染頭髮或做酷炫的裝扮時,會斟酌情況,稱讚他們的美麗。但是一定會表明,校規不允許,用情商的語氣要求:「不要戴(做)好嗎?」通常效果很好,一味的嚴格禁止或記過處罰,不一定能達到目的,反而破壞師生和諧關係。

2.學生常遲到,當然要查明究竟。有些人因諸多原因早上起不來,何妨溫暖的說:「要不要老師給你morning  call?」老師的經驗是,通常學生會說:「不要!不好意思!」那麼就反其道而行:「那你每天早上630打電話叫我,因為我有時也會起不了床。」就這樣立約,改掉一些學生遲到的壞毛病。當然可用的策略還很多,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重要的是要以愛為出發點。

3.上課打瞌睡也常常成為師生衝突的原因。老師的做法是,走到座位旁邊說一聲:「嗨!起床囉!」不多加責備,沒有「藐視師長」、「公然趴著睡覺」的「不被尊重的感覺」,教學的目的能達到才是最重要的。

(六)用愛心說誠實話!-同事之間如何分享或討論學生問題?

1.課餘之暇,在辦公室老師們之間難免會想要分享經驗,談論自己在課堂上發生的事件或師生之間的點點滴滴,甚至學生的背景問題等。老師提醒注意的是:不在辦公室談論學生的不是,隔牆有耳,而且很容易傳得很難聽,影響師生關係,甚至傷害學生心靈,造成無法彌補的憾事。

2.類似的情形是在大庭廣眾之前責罵學生,也要避免。也許老師所說都是實情,但私底下講,替他們留點面子,會更有效。

(七)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如何處理學生休學的問題?

面對休學的孩子,老師們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在「去、留」之間,老師的心情似乎是矛盾而多樣的。是要尊重呢?干涉呢?或隨他去吧?年輕的實習老師很納悶:難道輔導老師都不贊成學生休學嗎?

高職階段的孩子,休學是生涯的一大挫折,不是贊成與否可以簡單說明的。原則上,是要幫助孩子澄清這種生涯抉擇的意義和價值,或提供更多的資訊和選擇的方向。基本上,導師與任課老師和學生的接觸較多,如果師生關係良好,在選擇之前有過溝通和指導,休學的選擇是可以尊重的。最擔心的是因為人際關係的問題,學生含怨休學,甚至有「中輟」之虞,造成社會資源浪費或惡化成社會問題,才是所有老師共同要關心的課題。

 

處理休學的問題,如果導師、學生、家長、行政相關人員都有一番真誠的溝通、討論,確定休學這條路是較適合的,並持續的追蹤輔導。「休學」也許像樂曲中一個美妙的「休止符」,對學生而言,可能是很珍貴的經驗。

(八)夫子動怒,人情之常!-談老師的「情緒管理」!

              老師是人,是血肉之軀,當然也會有情緒。老師提醒:不要在氣頭上立即處理學生的事情,等自己心平氣和時會比較客觀,也可免落人口實。

              情緒來的時候怎麼辦?例如:憤怒當頭,不吐不快;但是,恣意發抒的結果,可能引發更多的情緒。何妨停、看、聽,停下來做個深呼吸,看看內在的自己,檢查一下憤怒的背後,是否有受傷的感覺?受傷的原因在哪裡?聽一聽其他人的想法和做法;先照顧好自己的感覺和情緒,才能理性處理問題。還有,喜樂、憂苦、煩惱、厭惡這麼多的情緒,都可能影響師生的互動或教學,怎麼辦?先學學「情緒管理」吧!參加一些相關課程研習,或「EQ」營之類的活動。當教師有了合宜的情緒管理,除了可以加強教學效能外,也是涵養學生發展情緒管理能力的不二法門。

(九)何必拿石頭砸自己的腳?-是否要用「公平的原則」處理所有學生的問題?

              處理學生獎懲問題時,最常遇到的就是公平性的問題。有的老師強調,我一開始就昭告全班學生:「我講求公平原則,對學生一視同仁,絕對公平對待每一個人!」另一種想法是:何必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天下哪有絕對公平的事?「因材施教」就某種角度看,就不是公平。

老師認為:教育學生,當然要求遵守校規;但是,教育的目的,在改變行為。如果,記一個小過對學生的行為改變有效,就比記大過有意義。如果留在學校能有教育的價值,就不要輕易讓他離去。學校訂有改過銷過的辦法,如果能有效運用,確實是改變學生行為的好工具。至於是否要考慮輿論的壓力,老師們多認為:導師與學生關係密切,瞭解夠深,真正本於愛心的決定,是應該被尊重的。

(十)斯可忍,孰不可忍!-網路傳訊,情緒性散播訊息做單向溝通,當如何處理?

             高職生有更多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處理事情的自主性,在教室裡有不滿情緒,反抗聲音,不直接反應,卻透過「現代科技」,單向溝通,可能與事實背離,當如何處理?處理這樣的問題,若相應不理,絕對達不到教育目的,只有真誠面對,運用教育輔導策略才能解決問題。

如果只告訴學生說:老師聽到他們的聲音,知道他們的需求。僅止於此,會讓學生自以為是,覺得自己了不起,停留在自我中心的狀態。有一種做法是:只向學生解釋老師的用意,使他們明白成人的思考歷程,尋求了解和認同。如果學生的態度停留在老師只是傳達「成人觀點」的互動模式,沒有能力、沒有養成扮演傾聽者的角色習慣時,老師只能感嘆「對牛彈琴」,依然沒有任何教育意義。最好是:彼此面對面尋求共識,在傾聽中同理彼此的感受,思考彼此的歧異和落差,學習用尊重的態度相對待,解決問題。務必在愛心和理性思考的引導下,做一番良性的溝通或教導,才不至淪落為一場師生間輸贏的遊戲。

五、結語-校園(圓)成長的金三角

在學校教育中,學生的成長是所有校務運作的最大目標。如果校務工作是圓形,圍繞在外的訓導、輔導、導師,就是維繫校務正常運作的穩定力量,不可偏倚。三角形中,正三角形最穩固,也只有正三角形的內切圓面積最大。所以,要校務運作獲得最大的成效,學生獲得最大的成長,必須要由訓導、輔導、導師這三邊力量均衡運作(如圖:校園成長的金三角);稍有偏倚,圓形的範圍就會削減,教學效果就會打折扣。

訓導人員、輔導老師、導師三者,有不同的教育角色,務必要分工合作、彼此協調、各司其職,才能發揮教學的最佳效果。在實際運作時,訓導人員主要扮演規範的角色,是學校校規的維護、執行者。輔導老師提供發展性的輔導以及預防性、治療性的諮商或轉介服務等,扮演較多無條件支持者的角色。輔導老師既是輔導人員,又具導師的教導功能,在專業判斷和角色責任的定位、取捨之際的確是需要智慧與耐心。導師是第一線的工作者,兼具規範與支持的角色,在「管與教」、「寬與嚴」「支持與規範」之間,角色的拿捏的確不易;不單憑愛心和耐心,還要足夠的教學及人際關係技巧才能勝任愉快。總之,在一個學校裡,教務、訓導(教官)、輔導提供教學上必要的支援協助,導師與訓導、輔導人員互相尊重,真誠合作,才能協調出最佳的互動模式,才能使教學工作順利推展,教育目的圓滿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