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小圈圈應用於高職應外科英文教學

-以閱讀簡易版英文小說為例-
士林高商英文科 翁凱毅

一、 前言

筆者任教的學校在日夜間部均設有應用外語科,英文教材的選用除了審定版課本以外,還會搭配英語雜誌、單字書、外商教材、英語繪本、簡易讀本等,運用多元的教材加強學生聽說讀寫的技能,引起學生學習英文的動機及興趣。

同時,筆者經常參加英語教學研習或研討會,其中一場研習分享如何運用文學小圈圈(literature circle)於課堂教學,隨後筆者也在自己任教的班級中,運用此教學活動於課堂中。

二、 淺談文學小圈圈

筆者將從Why(運用文學小圈圈的原因)跟What(簡介文學小圈圈)兩個面向,於下文介紹文學小圈圈:

(一)為何要運用文學小圈圈

筆者想運用文學小圈圈的原因有二,一是筆者任教的班級程度差異大,閱讀英文簡易讀本,對高成就的學生是輕而易舉的,相反,對低成就的學生是困難且不願意讀的,而文學小圈圈採分組方式進行,透過合作學習的方式,經由組員之間的互動,使學習者更主動地投入學習,高成就的學生會引導對內容較不熟悉或低成就的學生,進而共同學習。

第二個原因是以往的課堂教材,多以提升學生英語閱讀為主,若藉由文學小圈圈,則可學生分配不同的學習任務,結合聽說讀寫的四大技能。學生須利用課餘時間閱讀簡易版小說,並寫完學習單(reading 與 writing的技能),在課堂當中,學生分享自己負責的部分給其他組員們(listening 與 speaking的技能)。

(二)什麼是文學小圈圈

根據學者Harvey Daniels於1994年針對文學小圈圈所提出的定義:「文學小圈圈是由一小群選擇讀同一本書的學生組成的短期閱讀研討團體」。在進行閱讀討論的過程中,各組的成員和教師,先共同決定每次上課前的閱讀量,然後回家各自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每位學生需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各自的學習單,藉此,組員們可以從多樣的賞析角度,來討論文本。

三、 文學小圈圈的教學應用

以筆者任教的高一應用外語科班級為例,以五個步驟說明筆者實施文學小圈圈的作法,希望有助於讀者將來在課堂中的實際演練。

(一)選擇適合的讀本

筆者依照學生程度作第一輪的篩選,接著在課堂中示範如何選擇喜歡又適合自己程度的讀本,閱讀書背的內容簡介或打開第一頁,若閱讀了一句或一個段落有超過五個不懂的單字,可能不太適合自己,就不要選。

(二)將學生異質分組

筆者參照學生的段考成績及選書單,將學生異質分組,同一本讀本一組,一組約5至6人。

(三)說明各角色任務

在一個5至6人的小組之中,每位成員必須分別扮演一種角色,不同的角色可以依照自己所任教的班級特性及人數而定,筆者的角色分配如下:

1. Discussion Leader:準備至少五個問題,於課堂中討論,確保各組員都有分享自己的學習單。

2. Summarizer:找出故事中一定要了解或記得的人事物,撰寫摘要,於討論時以一分鐘為限,用自己的話重述故事內容。

3. Passage Person:挑選故事中重要的、有趣的或困難的句子或段落,於討論時朗讀給其他組員。

4. Word Master:找出故事中新的、困難的或重要的單字及片語,輔以定義及例句。

5. Connector:把故事中的內容或人物與自己或同學的生活經驗作連結,找出關聯性。

6. Culture Collector:找出故事中的文化背景,和自己的文化做比較,找出相同處及相異處。

(四)以讀者劇場收尾

筆者以一週一堂課的時間實施文學小圈圈活動,並在一學期讀完一本簡易小說,最後一週的課程則是安排各組將小說寫成五分鐘的短劇,上台進行讀者劇場表演,藉此驗收學生是否了解故事中人物及內容的精隨。

(五)評分採多元評量

評量採老師評分、學生自評及他評三種,筆者在每次討論中各組觀察,記錄個別學生的參與度、發言及出席的狀況。而學生自評及他評的部份,分為出席、貢獻、負責及合作四個面向,學生也須針對自身的個別表現給自己一個分數,組員之間也互評。

四、 結語

文學小圈圈給了筆者教學上一個嶄新的方向,用傳統讀書會的方式,增加不同的任務角色,從學生的角度看文本,提出有別於以往的見解與詮釋,讀本課程從原本提升閱讀能力,進階到提升聽說讀寫四大技能。一個禮拜挪出一堂課結合文學小圈圈的活動,讓學生選一本自己喜歡讀的書,並啟發學生自動自發學習,讓學生在閱讀中找到樂趣及興趣。

(本文轉載節錄自外語群科中心電子報144期)